上市产品别拿大蒜不当中药

大蒜又叫胡蒜,属百合科一年生植物。原产于中亚,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大蒜为弦状须根,真茎是扁圆形的茎盘,上面生着8—13片叶,扁平带状;叶鞘合抱成筒状假茎。大蒜的鳞茎由蒜瓣组成,是贮存养分和繁殖的器官。

从古到今,人们对大蒜总是褒贬不一。罗马帝国时的意大利人爱吃大蒜,简直到了无蒜不成菜的地步。我国和印度、越南、泰国及南洋菜都爱用大蒜调味。然而,古希腊的教徒们则禁止食用葱蒜者入寺拜神。英国莎士比亚剧团的团长还不许演员吃葱蒜,担心演出时空气变“味”。

大蒜虽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是众所周知的调味品,但同时也是一味中药你相信吗?大蒜具有解毒消肿,杀虫,止痢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痈肿疮疡、疥癣、肺痨、顿咳、泄泻、痢疾等。所以说,大蒜还是很具有药用价值的。

大蒜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集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也记载有大蒜的药典标准。在我国古代经方中常有大蒜的身影,除了像独蒜丸这种单用大蒜的方子,一些经典方剂也很青睐大蒜的,下面就让小编带领你探访方剂中大蒜的妙用。

1.治心腹冷痛:蒜,醋浸至二、三年,食至数颗——《濒湖集简方》

2.治夜啼腹痛,面青,冷证:大蒜一枚(煨、研、日干),乳香五分。捣,丸芥子大。每服七丸,乳汁下——《世医褥效方》

3.治水气肿满: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脐中,水从便漩而下——《稗史》

4.治腹胀:大蒜,入自死黑鱼肚内,湿纸包,火内煨熟,同食之。忌用椒、盐,葱,酱。多食自愈——姚可成《食物本草》

5.治脚转筋:急将大蒜磨脚心,令遍、热。——《摄生众妙方》

6.治寒疟,手足鼓颤,心寒面青:独蒜一枚,黄丹(铅丹)半两。上药相和,同捣一千杵,丸如黑豆大。未发时以茶下二丸——《普济方》蒜丸

7.治疟病:独头蒜,于白炭上烧之,末,服方寸匕——《补缺肘后方》

8.治食蟹中毒:干蒜煮汁饮之——《姚僧坦集验方》

9.治脏毒:鹰爪黄连末,用独头蒜一颗,煨香烂熟,研和入臼治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陈米饮下——《本事方》蒜连丸

10.治鼻衄不止,服药不应: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钱大饼子,厚一豆许,左鼻血出,贴左足心,右鼻血出,贴右足心,两鼻俱出,俱贴之——《简要济众方》

11.治咯血,呕血,尿血:独头蒜两个,捣成泥状,分成两份。一份用八层麻纸包裹,置于百会穴。另一份用七层麻纸包裹,置于涌泉穴,然后在包裹之药上用热铁烙加温——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2.治肺结核:新鲜大蒜,每次一至二头,捣碎后以深呼吸吸其挥发气,每日二次,每次一至三小时——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13.治小儿百日咳:大蒜五钱,红糖二钱,生姜少许。水煎服,每日数次,用量视年龄大小酌用——《贵州中医验方》

14.治脑漏鼻渊:大蒜切片,贴足心,取效止——《摘元方》

15.治金疮中风,角弓反张:大蒜一升,破去心,无灰酒四升,煮蒜令极烂,并滓服一大升以来,须臾汗如雨出,则瘥——孟诜《必效方》

16.治小儿脐风:独头蒜,切片,安脐上,以艾灸之,口中有蒜气即止——《简易方论》

17.治背疽漫肿无头者:用大蒜十颗,淡豉(淡豆豉)半合,乳香钱许。研烂,置疮上,铺艾灸之,痛者灸令不痛,不痛者灸之令痛——《外科精要》

18.治一切肿毒:独头蒜三、四颗,捣烂,入麻油和研,厚贴肿处,干再易之——《食物本草会纂》

19.治神经性皮炎:蒜头适量,捣烂,以纱布包裹,外敷患处。另用艾条隔蒜灸患处到疼痛为止,隔日一次——《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20.治妇人阴肿作痒:蒜汤洗之,效乃止——《永类钤方》

21.治蜈蚣咬人,痛不止:独头蒜,摩螫处,痛止——《梅师集验方》

哇~原来大蒜可以治疗这么多病症!以后可别拿大蒜不当中药了。

这些方子有一些出自古代医书典籍,一些则来自民间验方,看来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啊。小小的一头大蒜若能用好,发挥的作用也是令人惊奇的。

目前,大蒜品种已在中国供销农产品(中药材)电子批发市场上线,依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国供销集团的优势资源,贯彻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图,交易中心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让消费者买到“优质优价”的放心产品。

赞赏

长按







































乌鲁木齐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suana.com/dsyx/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