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天来了!
常言道:小寒胜大寒,最冷在“三九”。三九是从1月8日开始,到1月16日,是数九寒天之中的最寒冷的一个九天,而这个“三九”尤其冷!
1月6日至8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席卷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多地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1月5日早晨,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目前,寒潮预警仍在持续。
极寒天是最危险的时刻!
1、温度骤降,引发猝死
冬季是猝死的高发季节,因为冬季天气骤冷、人体基础状况较低、血管弹性较差、血压易于骤然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等,都极容易引发心源性猝死。②
2、温差较大,诱发心血管疾病
冬季,北方室内多有暖气,如果过于温度过高,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人们在进出时更易发生危险。
气温忽冷忽热的刺激下,人体血管受到刺激收缩,血管阻力增大,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最容易诱发一些血管硬化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③
3、空气寒冷干燥,引发呼吸道疾病
天气寒冷干燥,呼吸道疾病高发。慢阻肺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加,尤以有长期吸烟史的老年男性为多见。
4、感冒高发,容易诱发心肌炎
气温偏低,很容易引起感冒,得了感冒不可掉以轻心。医生提醒,低温会使人免疫力下降,更易遭受病毒侵袭,引发心肌炎!
引起感冒的许多病毒会引起心肌炎,这些病毒进入体内后,会激发人体免疫系统进行回应。但这种免疫是把“双刃剑”,它在杀灭病毒的同时,也会因免疫变态反应及其免疫产物误伤心肌细胞,从而引发心肌炎。
如果感冒只是鼻塞、流涕问题不大,一旦出现头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拉肚子等症状,就要赶紧就医了。
5、天冷地滑,容易骨折
数九寒天,骨科疾病发病率呈高发趋势,主要集中在骨折、扭伤、颈腰痛和关节病等。
冬季多地出现大雪天气,即使没有下雪的地方,天冷路面也容易结冰,对于老年人来说,有可能就是出门遛弯的功夫,就摔倒了,出现意外。
6、日照减少,容易抑郁
寒冷冬季也是抑郁症高发的季节。冬季抑郁症,又称“季节性情绪失调症”。
主要是因为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⑥
人体8大器官最不抗冻
寒潮来袭,羽绒服、围巾、帽子等御寒神器几乎人手必备。除了鼻子、耳朵、双手这些露在外面的部位,一些看不见的器官同样需要保暖。No.1
血管:遇冷收缩易变脆
寒冷刺激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易导致脑出血、脑梗塞等。保暖对策:晚上早点睡:避免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
吃点血管“清道夫”: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
No.2
心脏:最怕温差大
室内外温差大,心脏负荷增加,严重时引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堵塞,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保暖对策:外出要护好头部和手脚,尽量佩戴手套、帽子、围巾;
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夜间上卫生间时要穿上衣服;
洗澡时先放热水,等水温合适再脱衣服。
No.3
肺部:容易落下病根
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都要经过“肺”这个气体交换站进入体内。寒冷空气容易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问题。此时不加以保护,不仅会诱发咳嗽等一些呼吸道疾病,还非常容易落下病根,导致来年复发。保暖对策:气温较低时,体质弱的人最好减少外出;
出行戴口罩,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
No.4
肠胃:代谢会变慢
穿衣过少和吃寒凉食物易受凉,导致胃部肌肉、血管收缩,发生胃痉挛。天气变冷,胃本身也会有些倦怠,如果食用过冷、过生、过硬的食物,会给胃带来额外的负担。保暖对策:多吃温软、易于消化的食物;
少食多餐、睡前3小时内不吃东西,让胃劳逸结合。
No.5
鼻子:防止病菌从鼻入
冬天鼻黏膜直接接触冷空气,其黏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变脆,鼻子的“屏风”作用也容易变差,从而导致有病菌的空气直接进入肺内,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保暖对策:每天坚持按摩鼻翼:用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在有热感时,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
每天睡前用温的淡盐水清洗鼻腔;
在空气质量较差的雾霾天,或从温度较高的室内外出时,戴好口罩。
No.6
关节:容易受伤
气温较低时,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减弱,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及摔伤骨折。保暖对策:中老年人应减少外出,建议穿防滑底的鞋;
室外锻炼避开结冰路面,室内运动充分热身;
多摄取富含维生素D、钙的食物,增强骨骼韧性。
No.7
耳朵:抗冻能力最差
朵除了耳垂部分有脂肪组织能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较薄的皮肤包着软骨,所以是五官中最“怕冷”的器官。耳朵容易长冻疮,其实就是怕冷的表现。保暖对策:外出时带上耳罩,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
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耳朵受冻后,不宜热水热物敷贴,这样会导致症状加重。
No.8
前列腺:也会“感冒”
受凉时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尿无力、会阴部及小腹疼痛不适等症状。保暖对策:乘坐公交车、地铁时一定不要坐凉板凳,方便的话随身带个棉坐垫,以防前列腺受凉;
多喝水,不憋尿;
经常按摩腹部,以感到微微发热为宜。
吃一些对前列腺有益处的食物,比如白瓜子、西红柿、苹果等。
防寒保命,牢记10招!
1、一个适宜温度:18~25℃
家中最好备一个温度计,将室温维持在18℃以上,25℃以下。
未采取集中供暖的地区,在家里可以使用空调、电暖气、电暖风等设备,并根据情况适当增加衣物、棉被等。
2、一顶保暖装备:帽子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要注意头部和脚部保暖。
在寒冷时,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会迅速从头部散去。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顶很单薄的帽子,也有助于防寒。
3、一杯热茶:生姜红枣茶
俗话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冬天吃姜,正合适。姜味辛辣,可在体内产生热气,祛除冬季寒气,所以受冻的人可以喝姜汤来驱寒,预防感冒等。
吃姜要注意,一是冬季吃姜要去皮,二是不要在晚上吃姜。
生姜红枣茶的做法:将生姜洗净去皮,切片;红枣洗净,去核;将生姜、红枣放入杯中,冲入开水,盖上盖焖10分钟,放温后就可以饮用了。
4、一碗暖粥:南瓜山药粥
南瓜、山药都是温性食物,常喝能补益身体,抵御寒气对人体的侵袭。而且,南瓜甘甜、山药汁黏稠,加上米一起熬成粥,吃起来也非常香甜可口。
5、一种食物:大豆
天气骤冷,免疫力容易下降。稍有不慎,感冒病菌就会趁机侵袭。“饮食方”里第一个强调的就是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抗体的物质基础,而抗体可以帮助人体与外界“异物”作斗争,维持正常免疫力。
6、一个习惯:早睡晚起
养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一小时。
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身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增加身体的强壮程度。
7、一个驱寒习惯:花椒水泡脚
在冬季,身体虚弱的人容易手脚冰凉,更应该在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而在洗脚水中加入花椒水,能更好地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
抓一把花椒,放到适量水中煎一下,待药效充分融入水中时倒入盆中先熏双脚,等水温能下脚时用来泡脚。
花椒性辛温,能除五脏六腑之寒,且能通血脉、调关节。还可在水里加上艾叶,祛寒效果更好。
泡脚过程中可不断加入热的花椒水,水以盖过脚踝为好,泡上半小时,以全身微微冒汗为宜,因为出汗是祛寒最好的方法。
8、一个养生动作:晒太阳
常说“冬晒太阳,胜喝参汤”。晒太阳是很好的生阳方法,不仅可以驱走寒气,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减少抑郁。晒太阳时,建议掌心张开朝向太阳,配合散步或深呼吸,时长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
9、一个暖身穴:阳池穴
阳池,意味着囤聚太阳的热量。阳池穴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这一穴位,可畅通血液循环,温和身体。手脚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便可不为冬天手冷发愁。?
10、一个户外运动:慢走慢跑
冬季宜收,不适合做剧烈的活动,可适当做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登山、体操等。运动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改善神经末梢血液流通不足等症状,运动时以微汗为宜。
医院
起步从未止步
努力打造
“同行认可政府放心百姓信赖”
医院
因为专业
所以信赖
医院
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