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上海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0070.html
大蒜:别名:蒜、葫、大蒜头、胡蒜、蒜头、独头蒜。
百合科葱属植物蒜AlliumsativumL.的鳞茎。
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温中行滞,解毒,杀虫。适用于脘腹冷痛,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钩虫病,蛲虫病,肺痨,百日咳,痈疖肿毒,肠痈,癣疮,蛇虫咬伤;外用治阴道滴虫,急性阑尾炎。此外,还可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10g:生或煮、煨服食;或捣烂为丸;煮食、煨食,宜较大量;生食,宜较小量。
外用:适量,捣敷,做栓剂,取汁涂或切片灸。
阴虚火旺,肝热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及时行病后均禁服生品,慎服熟品。敷脐、作栓剂或灌肠均不宜于孕妇。外用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引起灼热、疼痛、发疱,故不可过久敷。
春、夏季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
取原药材,除去外皮,薄膜及须根,洗净晾干。
鳞茎类球形,外包白色或淡紫红色膜质鳞叶;小鱗茎瓣长卵圆形,顶端略尖,背面略隆起,外被膜质鳞叶,内为白色肥厚的肉质鳞叶。气特异,味辛辣。
鳞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为一种植物杀菌素。此外尚含有微量的碘等。新鲜大蒜中无大蒜辣素,而有一种大蒜氨酸,此酸经大蒜中的大蒜酶分解产生大蒜辣素及两个二硫化丙烯基。大蒜挥发油所含硫化物为甲基烯丙基一硫化物、二甲基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一硫化物、甲基烯丙基二硫化物、二甲基三硫化物、烯丙基二硫化物、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和二烯丙基三硫化物。近年来有人对云南曲靖产大蒜挥发油进行了分析,鉴定了20个化合物:6-甲基-1-硫杂-2,4-环已二烯;5-甲基-1,2-二硫杂-3-环戊烯;4-甲基-1,2-二硫杂-3-环戊烯;4-乙烯基-1,2,3-三硫杂-5-环己烯及甲基烯丙基五硫醚等。此外,还含有糖类、氨基酸类、脂质类、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1)抑菌作用:生大蒜在试管内对化脓性球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金霉素耐药的细菌对大蒜制剂仍敏感。生大蒜水浸液在体外对脑膜炎双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或杀灭作用。;对恙虫热立克次体有很强的抑杀力。
(2)杀虫作用:大蒜中的二硫化丙烯基成分,对蚊虫、家蝇、马铃薯块茎蛾、红棉虫及红棕榈象鼻虫的幼虫有杀灭作用。大蒜油有杀灭蚜虫、白蝶毛虫、马铃薯甲虫幼虫的作用。大蒜汁在试管内有很快杀死滴虫的作用。
(3)降低胆固醇作用:新鲜提取的大蒜挥发油可明显抑制饲胆固醇引起的家兔血清胆固醇和血浆纤维蛋白含量的升高、全血凝固时间的缩短及动脉脂质含量的增加;使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加。大蒜挥发油能有效地防止家兔主动脉的脂质沉积,可显著降低主动脉和肝脏的胆固醇含量,显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4)降血糖作用:大蒜对控制饲葡萄糖所致的高血糖有明显效果,给四氧嘧啶所致的糖尿病大鼠口服大蒜提取物,亦有降血糖作用。
(5)降压作用:大蒜可降低实验性高血压狗的收缩压。临床观察表明,大蒜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症患者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6)抗肿瘤作用:提纯的大蒜油对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蒜提取物对巨细胞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蒜注射液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患者淋巴母细胞转化率及玫瑰花结反应均显著升高,大蒜素在体外对白血病细胞集落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大蒜素对裸鼠体内生长的人胃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降低丝裂霉素C的毒性。腹腔注射大蒜水浸液,对小白鼠艾氏腹水癌有一定效果,大蒜提取物对大鼠腹水肉瘤细胞具有抗有丝分裂的作用。饲以新鲜大蒜之雌小鼠可完全抑制乳腺癌的发生。
(7)清除自由基作用:大蒜提取物含硒蛋白和硒多糖,不仅对羧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活性氧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而且还方以阻止体内过氧化反应及产生自由基,抗老化作用,大蒜能够对抗化学物质(如CCI4)对肝脏的损伤,并且对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OT)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抑制作用有剂量效应关系。
(8)其他作用:大蒜还具有抗结核、抗疟疾、促进毛发生长、治疗精神抑郁、改善微循环和抗蛇毒等作用。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一草药对症图谱》
味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杀虫,解毒,通窍,温中健脾,消食理气,消肿利尿。
肾功能衰竭,饮食积滞,腹满,痢疾,细菌性痢疾,肠炎,伤寒,流行性感冒,外感风寒,呼吸道炎症,霍乱,消化不良,肠内寄生虫,肺结核,百日咳,癌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外治:化脓性伤口,皮肤炎,癣。
鲜茎7.5~18.8克,外用捣敷。大量服用,可减少胃液分泌。
阴虚火旺、眼疾病患者勿食用。
汉方组成应用
1.脾胃虚寒或伤食引起之呃逆
简方:蒜3个(剥去皮)红茶5.6克。
用法:将蒜捣烂,与红茶同放于茶杯内,用滚开水冲泡,茶杯加盖,10分钟后少量频频饮之。
2.鸡眼(肉刺)
简方:带皮蒜1个葱根1支
用法:共捣细烂,外敷肉刺处,5日后去掉,局部会变黑,让其自行脱落即可。
3.细菌性痢疾、腹泻
单方:蒜头(去皮,捣烂备用)30克,萝卜56.3克。
用法:将萝卜加水煎汤,乘热冲入大蒜泥,调匀后分3次饮服。服至愈止。每日1剂。
4.中暑昏迷不醒
单方:蒜5瓣
用法:捣烂取其汁滴鼻,促使昏迷者苏醒,醒后停用。
5.百日咳
单方:剥皮大蒜56.3克,白糖75.0克,冷开水毫升。
用法:将大蒜切碎,加入冷开水,浸泡10个小时,然后过滤取液,加入白糖调匀饮。5岁以下饮8毫升,5岁以上服15毫升,每日5次
6.大叶性肺炎
单方:去皮蒜9.4克,白糖11.3克。
用法:将大蒜捣烂如泥,加入白糖,用滚水冲泡,分3次服完,服用5日。
7.肾脏功能衰竭尿少症
简方:大蒜.5克,芒硝56.3克,油纱布1块。
用法:二味共捣成浆糊状,外敷两旁肾区处,每日敷2~4小时,连续用3日。
备注:为防敷药时灼伤皮肤起泡,局部必须用油纱布保护之。
8.汗斑、铜钱癣
单方:蒜1瓣
用法:将蒜切成两半,搓擦患部5分钟,每日数次。
9.风寒感冒、流行性感冒、头痛鼻塞
单方:蒜1个米醋适量
用法:蒜捣烂,加水适量煮滚,与米醋装入茶壶中,加盖使热气从茶壶口熏鼻口处。
10.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单方:蒜93.8克,食盐水适量。
用法:吃饭前吃生大蒜9.4克,每日3次,在流行期间连续吃3日。饭后再以食盐水漱口之。
11.腹泻
单方:大蒜连皮11.3克。
用法:将大蒜放入火灰中煨熟,剥皮后嚼食。
12.流鼻血、咯血
简方:大蒜37.5克(剥皮)。
用法:捣烂,外敷足心处。
成分:大蒜含有挥发油、大蒜新素及蒜氨酸等成分。
药理:大蒜新素对金黃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白色含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多瓣大蒜头
蒜
独蒜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