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里的书与画
北海公园——团城上的宫廷字画
北京城,多年的历史,六朝古都,皇家园林众多。北海公园就是其中一个,今天,试墨学堂就带您去北海,像游客一样,去看景?不!像中老年人一样去唱歌跳舞?不!我们去看书画!看皇帝珍爱的字画,当然也有皇上御笔和宫廷画师的画。
团城的牌匾由郭沫若题写
来到北海公园南门,你首先会看到一个与公园相连的圆形小城,它叫团城,始建于年前的金代,清代重建。团城城高4.6米,面积只有多平方米,被称为“世界最小的城堡”。团城虽然不大,参观价值却不小。
团城大门上的牌匾,和“北海公园”一样,都是大书法家郭沫若题写的。
慈禧题写的匾额
慈禧亲笔题写的匾额
登上团城,您先到玉瓮亭后面的承光殿,这里是老佛爷拜佛的地方,里边有慈禧亲笔题写的匾额“大圆宝镜”,还有对联“七宝庄严开玉镜,万年福寿护金瓯”。虽然有人说慈禧的字多为代笔,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字写得中规中矩,端庄大气,还是值得欣赏的。
乾隆手书的碑文
乾隆书写的塔山东面记碑文
团城上东西各有一个亭子,都是清朝乾隆年建造的,两个亭子里各立着一块石碑,东边的亭子叫引胜亭,碑上刻着《白塔山总记》;西边的亭子叫涤霭亭,碑上刻着《白塔山四面记》,碑文都是乾隆皇帝写的,记载了北海白塔山四面的景物。字体是馆阁体楷书,工整秀丽,但小编认为文物价值大于艺术价值。
西偏殿陈列的书画
团城上的西偏殿,眼下正陈列着清代乾隆皇帝和宫廷画家的书画作品,虽然一些书画只是复制品,但逼真的制作,精致的高仿,仍给人美妙的艺术享受。
这是乾隆用过的文房四宝。边上的紫檀玉如意,原来是挠痒痒用的,放书房里可观赏,代表吉祥、顺心。
乾隆皇帝是著名的“文人”皇帝,他擅书法、好题字,一生写了上万幅书法,留下很多墨迹。
这是乾隆临摹的《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
我们知道,乾隆得到王義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希世书法珍宝后,爱不释手,常在“三希堂”中临摹玩味,从上面这幅临作可以看出,他临习下了很大功夫,临得还是很形似的。(有关“三希”的内容我们还会在后两期的北海公园《阅古楼》和《快雪堂》中介绍。)
乾隆行书《竹赋》
乾隆爱好书法,加之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看到古代书法名家的真迹墨宝,还有天下最好的老师指导,再加上自己练习态度很认真,所以他的字虽然说不上气势磅礴,但也不失大家风范。乾隆的字取法赵孟頫、董其昌,他写的行书圆润秀逸,潇洒流畅。
这幅《三希堂记意图》是宫廷画家董邦达奉旨记写三希堂的一幅画,上方有乾隆御题《三希堂记》,并有几位大臣题跋。此画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处理,赋予三希堂宏大而深远的意境。
这幅《乾隆帝元宵行乐图》,描绘的是乾隆皇帝与皇族子弟们在宫苑内庆贺元宵节的情景。此图没有落作者的名款,从技法上分析,图中人物的画像应是由擅长写实画的西洋画师郎世宁所画。
这幅《先春如意图》是乾隆御笔。图中以“梅”寓意先春报喜,以“瓶”寓意平安,以“荷”寓意祥和,以“柿”和“如意”寓意事事如意。画上还有乾隆题字。
乾隆不但爱书法,也爱作画。事实上,乾隆皇帝一生所作绘画至少有多幅,只是鲜为人知,看来,乾隆皇帝也算是个文化品味极高的雅士呢。
这是宫廷画家丁观鹏画的《乾隆皇帝洗象图》。画中扮作普贤菩萨的乾隆皇帝,正静观众人为自己的坐骑白象清洗。大象则惬意地扭头望着乾隆皇帝,流露出感激的神态。图中乾隆的脸被认为是西洋画师郎世宁所画。
这是清宫西洋画师郎士宁画的《弘历观画图》,弘历就是乾隆。此图以画中画的构图方式,表现了乾隆在清风中欣赏《洗象图》的情景。
到这儿,咱们先休息一下,后两期试墨学堂将带您继续看北海公园“阅古楼”和“快雪堂”里的书画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