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新华网报道称,中国蒜农吨出口韩国的大蒜遭退货。据了解,此次吨出口大蒜的前后质检结果并不一致,发货之前质检合格,但货到达韩国港口后,却遭到质检不过关的通知。韩国农管所以质量检测不合格为由要求将货物返送回中国,蒜农表示对韩质检流程存在质疑,而由货物返送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多万元,这也给通过集资才筹齐此次贸易所需货款的蒜农带来巨大压力。有关媒体了解到,此次交易贸易的申诉维权也只能在韩国起诉。
出口韩国的农产品货物遭退,这样的事例并不多见,暂且不论此次事件是否符合流程亦或是产品真的存在不合格,但它的发生或将给中国出口商敲响警钟,而需要注意的是,韩国在进口食品政策方面其实一直都有贸易保护措施。
近年来,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日益扩大。据了解,随着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一直保持着较大顺差,从年21.7亿美元扩大到年的48.2亿美元,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官方数据显示,年中韩两国双边贸易达到亿美元,相当于韩国1.08万亿贸易总额的21%。目前,中国已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
提高大米关税引五国抗议早在年,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曾宣布,将从年开始全面对外开放韩国大米市场。外国出口商只要按规定缴纳关税,即可在韩国市场不受限制地销售大米。
据媒体了解到,韩国虽然接受了出口国和WTO提出韩国开放大米市场的要求,但在此基础上韩国依然采取对进口大米征收高额税,以此来保护韩国国产的大米的战略。韩国政府称,从年1月1日开始实施大米关税化措施,对超过现有义务进口配额(40.87万吨)进口的大米征收%的关税。对此,据韩国《中央日报》1月7日报道,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和越南等五国都普遍认为韩国制定大米%的关税率过高,而关税造成的价格差距妨碍了自由贸易秩序,已向世贸组织(WTO)正式提出异议。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韩国对进口大米征收高关税,实际上是为了防止在大米市场开放后,国产大米受到进口低价米的冲击,价格出现暴跌。分析人士还表示,开放大米市场对韩国政府来说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由于农民团体对韩国政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韩国政府担心,开放大米市场的决定会引起政治风暴。
进口食物价格高于其他国家据韩联社12日报道,韩国消费者市民集会团体在去年6月和10月份先后两次针对美国、中国、日本、法国等13个国家与韩国的42种农畜产品及加工食品价格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韩国进口食品的价格要高于其他国家。42个产品中有35个产品售价排在前五。
在13个国家中,韩国星巴克美式咖啡的价格最高,韩国智利红酒MontesAlpha的价格也最高。从啤酒产品来看,韩国喜力啤酒的价格约是原产地荷兰的2倍,在调查对象国家中排名第二,百威啤酒售价也仅次于日本和澳大利亚,排名第三。
韩国进口果汁的价格也比较贵,其中,美国产车厘子在年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生效后,价格不降反升,丝毫没有体现出24%关税取消之后的效果。
韩国的肉类(包括国产和进口)售价以及矿泉水产品售价都很昂贵,在受访国家中,其牛奶、橙汁、可乐等饮料售价排名第三,进口水果中9个受调查品目在首尔的售价排在前5名。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