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城管借助智慧管理手段试点开放l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指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如何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和党中央“六稳”“六保”政策措施,进一步促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按照北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广西北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就科学合理有序推进“地摊经济”释放工作,在全区率先作出了有智慧、有温度的科学探索和大胆尝试。

划定区域试点开放“地摊经济”。为让群众早日享受国家政策福利,推动“地摊经济”政策平稳落地、更接地气,六月初北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迅速反应,主动协调市商务、市政、公安、市场监管、卫健、城投、京环等部门(单位),研究占道经营、流动摊点服务政策,探讨占道经营、流动摊点服务政策,形成了初步从现有的疏导点、夜市等入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待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逐步开拓新战区”的共识。

随后,北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各网格执法大队结合日常执法了解民情,摸清底数;局主要领导带队走街串巷,问计于民,通过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为北海特色“地摊”政策出台提供一个稳固的落脚点。结合前期调研成果和北海市实际,根据“先行先试”原则,北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协调市政、公安、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单位)共同做好开摊前的相关准备工作,最终选取海城区天府路(市花公园北侧)作为第一期北海市“促进微就业、保障大民生”临时户外经营夜市区域。

经过报名及资格审查、备案登记、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现场领取临时摊点责任书等程序,第一批名由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者、家庭经济困难户等组成的摊主,自6月9日晚起,被引导到该区域经营。北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视该试点的实施情况,再确定是否逐步在其他路段开放“地摊经济”。

推行“四规范”确保管理到点到位。为确保地摊经济经营平稳有序,北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堵疏结合、规范经营”的原则,采取实名登记备案制管理,通过建立“一摊一档”,对试点经营的地摊实行分片区、分类别规范管理,同时利用信息化、扣分制等手段对摊主加强管理考核。

一是建立人脸识别数据库:意向经营者本人持身份证原件登记信息,现场拍摄本人照片录入数据库。二是科学划分摊位区段:设置明火餐饮区摊位40个(5米×3米);百货区摊位(除明火餐饮以外均列入百货区摊位)个(2.5米×3米),通过分类分片管理,为后续市容环境卫生维护工作提供便利。三是采取积分制管理:累计被扣10分者取消经营资格,该实名备案登记经营者不得再次备案登记。三是管理注重人性化:为杜绝转包行为的发生,又考虑人性化管理,允许同一摊点不超过3名共同经营人员,现场检查时只要有其中1人在场,即视为本人及经营。

签订责任书促进落实“五承诺”。为保证不影响城市环境秩序和周边居民生活,北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要求经营者必须签订《夜市临时经营承诺书》,激发自管自治力量,落实“五承诺”:一要服从管理,在规定时间段内经营;二要如实登记备案,不得转让、转租、外包摊位;三要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落实一摊(桌)一垃圾桶,自行做好卫生;四要落实用水用电用气安全,从事餐饮须使用油烟净化设施,确保夜间喧闹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五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坚持每日消毒,做好人员管控。

智慧添翼APP+GPS双管齐下。目前,试点区域每个摊点都设有一个拥有专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suana.com/dsyx/6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