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园林始建于金大定六年(年),金大定十九年(年)建成,其后一直作为历朝皇家御园使用,直至年8月1日作为公园对外开放。从金代离宫经元明清三代皇家御苑至今年的历史中,北海历经朝代更迭,见证了多民族自然观、审美观的交流融合,渗透着不同宗教和思想流派的影响,成为各种文化交流统一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结晶。
多年间,北海作为中国政治生活的核心场所之一,也为包含祭祀、议政、庆典、游幸各种活动在内的中国封建帝王宫苑生活提供了独特的环境,由此也逐渐形成了北海独特的文化特色,其中尤以书法文化、龙文化、冰嬉文化、佛教文化、赏荷文化最具有代表性。
北海书法文化
北海经过金元明清历代修缮到清乾隆朝达到鼎盛。乾隆皇帝一生酷爱书法艺术并具有一定书法造诣。历经数年,他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预览、御批、钦定多部传世藏帖,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乾隆此举,实为我国文化建设史上的一项基础工程,为后世存藏了大量极为宝贵的书法真迹。北海阅古楼和快雪堂就是乾隆皇帝敕建,专为收藏历代书法、名家法帖石刻而兴建的园林古建筑。他为编刻《三希堂法帖》颁发特谕,为快雪堂做《快雪堂记》。其中所保存的书法石刻,钩摹刻工精湛高超,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
北海快雪堂
北海的书法碑刻主要集中在琼华岛西麓阅古楼及北海北岸的快雪堂内,鉴于它们都处在皇家园林内,属于宫廷禁地,因此鲜有人知道。仅在阅古楼一处,就收藏有从魏晋一直到明末的位著名书法家的件楷书、行书、草书等作品,总计约十万字左右,共方石刻。在一座皇家园林中藏有如此大量保存完好、质量上乘的书法石刻,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北海阅古楼
北海龙文化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为“四瑞兽”。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中国人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龙有神奇的美,因而与我国古典建筑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古代皇家宫殿、楼台亭榭、玉石碑刻以及一些古建筑的藻井、天花上面,用龙的形象作为图案和雕刻数不胜数。
北海这座昔日的皇家园林,有关龙的纹饰可谓是形式各异,种类繁多,可以说北海仿佛是一座关于龙的博物馆!
北海有关龙的造型主要表现在古建筑的建造构件与装潢修饰上。“龙”在建筑上的形象,通常采用石雕、木雕、彩画、雕銮等方法制作。石雕有御路、须弥座等,木雕表现在梁柱、天花、藻井等上面。“龙”在古建筑装饰中的频现,充分体现出了我国工匠具有的浪漫主义创作思想及巧夺天工的高超技术,也正是在这样的创作实践中,“龙”这种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神兽,才呈现出如此丰富多样的形态,使它在数千年古建筑的发展中,作为建筑装饰的内容,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北海龙泽亭藻井
北海关于龙的图饰形式各异,种类繁多,九龙壁是龙数量的最多的地方。九龙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年),是一座精美的琉璃建筑,全壁用块彩色琉璃砖镶嵌而成。两面各有蟠龙九条,有的仰首向上,有的俯视往下,龙身扭曲,张牙舞爪,前后呼应,蜿蜒矫健,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造型生动,飞腾戏珠于波涛骇浪之中,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九龙闹海的画面。而正脊、岔脊、瓦当、滴漏等处也均有各式造型,整座九龙壁共计有各式龙形条,暗合九五至尊之意。
北海九龙壁
作为中国建园最早、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皇家御苑,北海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价值、规模宏大的景观价值和意境深远的文化价值。下期,小编还将继续为大家介绍北海的冰嬉文化、佛教文化以及赏荷文化,与您一同欣赏北海独特的文化特色。
中国园林博物馆与颐和园、天坛、北海、香山四家单位合作,共同推出园林瑰宝系列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园林文化内容。我们会陆续为大家提供精彩内容,欢迎大家持续白癜风前期白癜风专家李从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