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怎样写出小人物背后的大环境

作者:都市快报记者董吕平

先说下文章的主人公吧。

程大姐和其他大多数保姆一样,人过中年,外乡人,家庭并不算富裕,在杭州打拼多年,肯干,务实。东家欢喜她,她也够努力。

之所以采访她,源于她东家发的一条朋友圈。

东家朋友圈是这样写程大姐的:钟点工阿姨回山东老家收大蒜去了,据说,她们那个地方人人收大蒜,人人收入上百万!

还是应了那句老话——高手在民间。东家朋友圈说的这段话,后来我们直接拿来做标题了,为什么?太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了啊。

阅读的“欲望”除了让我们心动的收入外,我们还想知道,大蒜收入咋这么高啊?我们是不是也辞职算了,去山东分一杯羹呢。

读到这里,大家可能马上想到年初以来蔬菜价格,包括大蒜在内的价格都往上走,杭州保姆回家收大蒜的新闻,一下子就拉近了你我的距离,不然稿子写出来,跟杭州一点搭不上边,点击量、阅读量上不去啊。

说完了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接下来说说,如何采访这位收入过“百万”的程大姐吧。

我们太需要像程大姐这样有立体感的保姆人物了。

这条线索是我们邢老师发现的,提前一天约好采访时间。没办法去山东,只好电话采访。

和程大姐打了7次电话、通话时间多分钟(查了下通话记录),山东人就是爽快,说话干脆、利索,每次聊天不用你“引诱”,她会吧唧吧唧地说下去,好在当天值班主任邢老师提前给了我采访提纲,想问什么,想得到什么内容?

我们知道了程大姐一家人这些年在杭州的生活。

我们知道了程大姐这次回家收大蒜的时间表。

我们知道了程大姐这些年兼职收大蒜的起起落落。

通过电话采访,我们也大致知道了程大姐说话的风格,通过她







































广东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suana.com/dszs/11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